国开行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为大山里的群众铺就乡村振兴坦途。
近五年,贵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发展跃上新高度。
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牢记殷切嘱托,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主动扛起“打头阵、当先锋”重任,以近4000亿元开发性金融力量,助力贵州克服重重困难、跨越道道关山,为贵州筑起登高基石、竖起跨越撑杆。
时代新程展开,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开发性金融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出发,助力贵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更大奇迹、书写新的辉煌。
【实干·抓好党建绘答卷】党建“一面旗” 勾勒实干本色
国开行为罗望高速公路注入金融动力后,大道通衢畅八方。
国开行助力正安县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改出乡村新气象。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发展的道路上,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党委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持党建“一面旗”,着墨发展蓝图,勾勒实干本色,描绘服务底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贵州从脱贫攻坚转战乡村振兴,提供强力保障。
枝繁叶茂树方长青,为此,该行常态化邀请专家辅导、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活动、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多样的展开思想学习宣传工作,连续两年组织各支部委员赴遵义市干部学院集中培训,不断强化党的人才队伍培养,累计培训87人次,党组织躯干日益强壮。
自“党委班子抓总、处室分片推动、专员对口服务”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以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与“战斗堡垒”作用,160人次骨干力量下沉基层,以“排头兵”姿态在我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奔腾驰骋,与大山百姓共绘明天的蓝图美景。
坚持将“党委示范、支部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结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全体干部员工以信仰为“灯塔”,时刻拧紧思想上的“开关”,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确保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力奔赴星辰大海。
学史践于行,该行负责人带头深入一线,始终保持同地方政府与百姓情感相依、紧密相连,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明确39项任务清单,在逐一落实当中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与质效。同时发挥工团纽带作用,通过劳动竞赛、先进评选等活动以赛促学,增强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与实践本领,确保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在服务地方发展进程中,该行党委同地方政府聚合力将党建纳入合作范畴,坚持学习教育与实践调研并重,在红色教育基地、贫困地区与项目所在地开展联学共建等特色活动,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新气象。该行青年员工赴基层开展“脱贫攻坚垄上行”活动,对地方发展短板需求“会诊把脉”,仅2021年针对易地搬迁后扶完成融资调查研究报告27篇,并提出解决措施。
为让党务工作活起来,该行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讲述党员干部在脱贫一线“脱贫故事”,并拍摄相关微电影,获中宣部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国开行贵州省分行滋养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之源,每一个开行人,胸腔中激荡着冲锋陷阵的勇气、改天换地的志气、决胜未来的底气,在奋斗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薪火·金融为民显温情】初心使命为源 为民担当为本
“十三五”以来,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与奋斗意志,在发展的浪潮中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主动作为、乘势而上,以实干担当交出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专于主业,发挥大额、长期、稳定的资金优势,助我省不断打开发展空间与格局。
立足贵州发展战略,向六网会战、基础设施补短板、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放贷款近2600亿元,涵盖贵南高铁、兰海高速公路、9000公里全省县乡公路、夹岩水库水利枢纽工程、贵阳轨道交通建设等一系列交通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型城市化重点项目,27万户困难群众迁入新居,29个县区迎来垃圾污水处理项目。
2016年以来,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发放近2000亿元扶贫贷款、助全省66个贫困县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与全国共同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以信贷187亿元、捐赠资金8862万元、消费扶贫440万元、培训近万人员等方式为务川、正安、道真三个定点扶贫县实现贫困人口全面清零,成为脱贫攻坚“贵州战法”、迈向乡村振兴“起承转合”的重要金融助力。
围绕生态文明以创新破制约、找新路,始终立于时代潮头。
融资融智并举,探索创新将国储林建设与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9个市州、79个项目获其授信434.49亿元,实现贷款发放147.59亿元,占全省国储林规划建设目标的63%,超115万脱贫人口吃上“生态饭”。完成《赤水河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资规划》并探索通过生态补偿模式推进赤水河流域综合整治,落地南明河流域治理贷款项目12个,放眼黔贵大地,群山染绿、天高水清、生机盎然。
加强金融普惠性建设,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该行与同业共建机制、密切合作,完成发放转贷款38.53亿元;创新融资模式,与省绿产基金、担保公司合作,以“投保贷”模式为小微、“三农”发展发放154.53亿元;助学贷款业务年度发放额屡创新高,连续4年与省人社厅等单位合作组织助学贷款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助学助业“扶上马、送一程”,为成千上万学子开辟光明前景。
“十三五”时期,开发性金融在攻坚克难中奋力突破,在披荆斩棘中坚定前行,写下温暖民心的民生答卷,亦为贵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写下生动注脚。
【致远·踔厉奋发向未来】新起点新征程 擎旗奋进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十四五”的崭新刻度,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实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开行贵州省分行云程发轫,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
聚力总行“十四五”期间为贵州发放表内贷款逾2200亿元目标,在过去一年贵州经济发展的成色里,国开行贵州省分行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贵州提供资金797.1亿元,步履坚实。
2021年新增交通领域承诺470亿元、发放贷款234亿元,完成剑黎高速、德余高速、纳赫高速银团合同签订……持续助贵州打开时空格局,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铺就通途大道。
一大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扩容升级等重点工程得其助力,接续建成。经其牵头组建银团贷款,贵阳市轨道2、3号线等重点项目高效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网络加速建成,“强省会”行动蹄疾步稳。
围绕深化“政银”合作,协力打造贵州特色工业产业体系,该行去年以发放制造业贷款13.94亿元、助企业与同业发行债券共计80亿元等方式,为一批制造业、产业园区、工业企业、省属大型企业及贵阳银行等注入发展动能。
以51.06亿元农业产业化贷款破解贵州林业“欠开发、效益低、缺资金”难题,猕猴桃、蜂糖李等实现产业链升级,遵义市播州区辣椒、湄潭县茶叶成功拓宽国内国际“双市场”,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纷纷上演“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故事,汇聚成多彩贵州的动人景致。
围绕国储林项目建设作为服务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用心助“绿”,全力服务9个市州、58个县区国储林项目及经济林、林下经济发展;探索创新生态补偿模式,针对遵义市习水县、赤水市等县域开展赤水河流域综合整治4个项目授信31.86亿元、发放11.67亿元……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行深入贯彻“四个不摘”,通过68亿元产业带动贷款,助旅游扶贫、“一县一业”优势产业、东西部协作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并进一步扩大“投贷保”模式带动效应,新增授信20亿元,增加省担保公司担保合作额度至150亿元,撬动贷款98.8亿元,为共同富裕增添动力。
为助地方打开眼界、思路的局限,该行以“融资+融智”助地方大胆闯、大胆干:
向“务正道”三个定点扶贫县发放贷款9.8亿元,并引入千万元帮扶资金、帮助培训人才队伍5693人次;
向10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发放贷款12.96亿元、向公安部定点帮扶的兴仁市与普安县新增发放贷款13.53亿元、向全省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贷款余额新增39.5亿元;
参与编制万人安置区“一区一策”金融服务方案,并发放后扶贷款40亿元,惠及36万搬迁群众;
全年受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49.93万份,发放贷款40.66亿元,7.77万人实现贷款提额金额2.9亿元,并开展助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
在桩桩件件实事、好事中,深刻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题中之意。开发性金融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年接着一年干,助贵州再取新的更大成绩,迎来更加璀璨的新未来。
笃行·砥砺奋进这五年
◆“十三五”时期——发放表内人民币贷款3754亿元、外汇贷款11亿美元。
◆脱贫攻坚领域——向全省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862亿元。
◆两新一重领域——聚焦六网会战、基础设施补短板、棚户区改造等领域发放贷款2588.36亿元。
◆绿色发展领域——为79个项目授信434.49亿元,惠及脱贫人口超过115万人。
◆金融普惠领域——发放转贷款38.53亿元、发放助学贷款137.86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