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融资担保是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助推其发展壮大的关键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贵州省工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担公司)立足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公共职能定位,始终坚持“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积极发挥连接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及资金撬动和风险分担的杠杆功能,通过不断创新担保模式、优化产品结构,持续赋能民营企业发展,促进金融资源普惠共享。
聚焦主业,持续扩大服务效能
工担公司以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为目标,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不断深化与省内各类银行机构的战略合作。通过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借助银行经营网点分布优势,公司成功构建起覆盖全省的普惠金融支撑体系,有效扩大普惠金融的区域服务范围与渗透率。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痛点,公司精准推出“工业银保通”“黔贸贷”等一系列差异化担保产品,显著增强服务匹配度和融资效率。
截至目前,工担公司已同我省12家银行建立合作,累计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融资7780笔,担保金额175.78亿元,占公司整体担保业务比例94.77%,对民营企业融资担保的服务规模逐年递增。
深耕主业,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围绕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难、贵、慢、繁”四大痛点,工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相关政策指引,妥善布局,系统性地推动问题化解。针对“融资难”问题,公司突破传统授信模式,不再强制要求抵质押物作为反担保措施,显著降低准入门槛,拓宽融资覆盖范围。在缓解“融资贵”方面,公司严格执行“双降一免”政策,将年担保费率从1.5%普遍下调至1%,部分专项产品甚至降到0.5%,同时免除保证金,有效减轻企业综合负担。为应对“融资慢”和“融资繁”问题,公司大力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办理环节,通过接入国家融资担保数字化平台,全流程使用直担一体化系统,实现业务全线化、数字化运作,大幅提升融资效率。此外,还将部分产品单笔授信额度从5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纾困发展。
坚守主业,持续精进服务质效
未来,工担公司将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重点聚焦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多措并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性与覆盖面。一方面,合理降低反担保门槛,强化“信用+担保”组合模式的推广应用,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信用贷款的倾斜支持力度,为企业“减负松绑”;另一方面,持续强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完善“442”风险分担模式,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形成“银担协同、服务联动”的良性格局,共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