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受理公司所在行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4大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公司占比最高,有82家受理公司,占比40.6%,包括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安集科技等科创板公司均在电子信息核心产业深耕多年。
已上市的70家科创板公司所在行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公司达31家,其余包括17家生物产业公司,12家新材料产业公司、8家高端装备制造公司等。
从科创板受理公司选择的上市标准看,202家公司覆盖了所有上市标准,充分体现了科创板上市标准的包容性。其中,选择上市标准一的公司最多,共有171家,占比84.7%。选择上市标准二的公司有7家,选择上市标准三的公司有1家,选择上市标准四的公司有14家,选择上市标准五的公司有6家。
值得关注的是,选择红筹股上市标准二的公司共有两家,分别是华润微电子和九号智能,目前华润微电子已经过会,进入证监会注册程序,九号智能完成第二轮上交所问询回复。选择特殊表决权上市标准二的公司有1家,为优刻得,这家公司近日通过证监会注册,即将成为A股首家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上市公司。
从单家公司来看,中国通号以105.3亿元的募资金额位居全部科创板受理公司首位,其次为凯赛生物,拟募集资金达47亿元;孚能科技,三生国健,华熙生物拟募资金额分别为34.37亿元、31.83亿元、31.54亿元,位列第三至五名。
从营收来看,科创板202家受理公司2018年平均营收为10.99亿元。其中,中国通号营收最大,为400.13亿元,百奥泰营收最小,为0。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科创板202家受理公司2018年平均归母净利润为0.94亿元。其中,中国通号净利润最大,为34.09亿元,九号智能净利润最小,为-17.99亿元。
从销售毛利率来看,科创板202家受理公司2018年平均销售毛利率为46.77%。毛利率最高的公司为微芯生物,达到96.27%;有27家公司2018年销售毛利率超过80%;有30家公司2018年销售毛利率低于30%。
科创板市场化发行打破23倍市盈率红线,这7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摊薄)平均为59倍,上市首日平均涨幅115.06%。随着部分科创板新股出现破发,科创板市场投资逐渐回归理性。申万宏源认为,从供给端来看,10月份以来,新股发审节奏明显加快,叠加预期新股稀缺性下降,新股上市溢价水平理论上会受到制约。这将倒逼机构理性报价,二级市场对科创板新股也将更加“挑剔”。
从研发费用来看,科创板202家受理公司2018年平均研发费用为0.82亿元。其中,中国通号2018年研发费用最大为13.8亿元,2018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在10%以上的企业达到87家。
研发规模排前五名的公司分别为,中国通号、天合光能、传音控股、百奥泰、君实生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